科技魔方
科技魔方 > 聚焦 >

“跟着名著游中国”特别直播,学而思大阅读点燃暑期阅读热潮

编辑:柳暮雪  时间:2025-07-11 19:11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9442   

盛夏七月,北京城市图书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盛宴——“跟着名著游中国·北京场”。7月9日,著名主持人倪萍携手著名讲书人、学而思阅读推荐官樊登,以及好未来执行总裁位晨,围绕“北京记忆”、“精读经典”与“暑期阅读”等话题,展开了一场深度直播对谈。

在直播现场,两位文化名家以名著为引,与观众一起回到童年、走进北京,并就如何引导孩子“读得懂、悟得深”,以及阅读如何塑造人生等问题,给出了极具启发性的答案,吸引了上万家庭在线聆听与互动。

精读,是成长的深层养料

谈到自己的阅读经历,倪萍老师以《我与地坛》为例,动情剖析了史铁生笔下的生命哲思。她将个人的北京记忆与文学图景交织,深情道出:“读书使得史铁生的灵魂站立了,就算坐着轮椅,也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所以她“希望孩子们好好读名著”。

樊登老师则聚焦《城南旧事》《朝花夕拾》等近现代名篇,从林海音、鲁迅的北京足迹出发,强调了精读习惯对孩子长远发展的关键作用。“一个孩子即使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精读的兴趣和习惯,往往能比只刷题的孩子走得更远。”他认为,名著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的共同记忆和共同话语。只有精读名著,孩子才能真正跟社会融为一体。

资深爱书人谈读书心法

当被问及工作之余怎么做到大量阅读时,倪萍老师以自身经验说明,阅读并非必须正襟危坐于书桌前,关键在于内心持续保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对阅读的珍视。“读书确实是我们工作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这种将阅读融入日常点滴的意识,使得碎片时间也能成为汲取智慧的契机。

樊登老师则清晰阐述了阅读方法的关键分野:“泛读增长见识,精读获得成果。”他坦言自己阅读面广、速度快,这得益于泛读积累的广度。然而,他明确强调,面对承载深厚思想的经典名著,“精读”是不可或缺的深度耕耘。精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语文,更能够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助力全科学习。他特别提到:“学而思大阅读与我的理念一致,不是单纯泛读,而是通过精读名著培养思维模式。好的思维模式,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找到阅读名著的金钥匙

面对“名著艰深孩子读不进去”这一普遍痛点,倪萍与樊登结合自身经历,开出了融合智慧与实操的“良方”——关键在于点燃兴趣、降低门槛。

倪萍老师坦言自己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小时候也没有书可读,但姥姥会为自己讲《聊斋》的故事。她强调,优质的引导是叩开名著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好的伴读,能将艰深化为生动,将遥远拉近身旁。

樊登老师对此深表认同,“不爱阅读是没兴趣,没读懂”,并给出了三点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建议:家里要有书,家长要读书,读后要交流。他认为,学而思大阅读“比我们更懂孩子如何阅读”,其专业体系能有效搭建理解阶梯,帮助孩子穿透文字表层,把握深层意蕴,实现从“读得多”到“读得懂”的关键跃升。

在直播的尾声,两位老师再次强调:名著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场慢而深的修行。他们鼓励家长们在暑假为孩子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既可以家中静读,也可以走出门去“读城市、读生活”。

据悉,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学而思大阅读始终坚持“精读+伴读”的理念,帮助孩子读懂经典、爱上阅读、提升素养,真正做到“读写双提升,阅读促成长”。

这个夏天,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精读好书、打卡北京,在文学与生活的双重陪伴中,收获知识,也收获成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