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南京江宁区首届“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新质生产力成果展在江宁科技创新中心举行。活动汇聚了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志愿者100多人,通过成果展示、精神宣讲、经验分享等多元形式,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创新性的科普盛宴,彰显了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活力。
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自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部署以来,江宁区科协积极联动各相关单位,结合区域产业特色与群众需求,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以趣味实验、科普讲座、科技体验、成果巡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推动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融入日常生活,让科普从“一次性活动”转变为“常态化”服务。
新修订的科普法,不仅是对过去20多年来全国科普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科普事业发展的法治化引领。在活动现场,省科协科普部部长、江苏省科普作协副理事长金雷给科普工作者们带来《新“科普法”解读》专题报告,他 结合自身长期深耕科普领域的经验,从政策解读、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为江宁区未来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启发。
新“科普法”解读专题报告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精神的引领。在活动现场,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气候变化领域科学传播专家,省第七批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理学博士李蓓蓓以《风雨长望——涂长望的爱国精神》为题,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涂长望放弃海外博士学位归国,毕生致力于气象事业的感人故事,让现场观众深刻读懂了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感受到了科学家精神的磅礴力量。
科普家精神宣讲
科协“四长”是科普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活动现场,来自学校、医院、农业、企业的4 位“四长”代表从不同领域出发,分享了各自的科普工作心得,为江宁区后续科普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
据悉,此次活动由江宁区科协、江宁区科技局联合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科普作协支持。活动不仅为江宁区科普工作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更以新质生产力成果展为窗口,展现了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未来,江宁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市民,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普动能”。
主场活动现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一、前言:升级版的Intel7制程工艺带来更好的13代酷睿原本对13代酷睿没有太大期待,毕竟构架没有大改,制程工艺还是Intel7,i9-13900K最...
一、前言:Intel的高端显卡终于来了4个月前,Intel发布了20多年前来旗下第一块面向桌面游戏的独立显卡--ArcA380(中文名锐炫A380)。在...
12月6日,买车网Buycar获悉,据外媒报道称,德国证券交易所DeutscheBoerse表示,德国豪华车品牌保时捷将加入蓝筹股DAX指数,这距离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