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魔方
科技魔方 > 智能 >

巴特罗之家:巴塞罗那绿色文化地标和可持续遗产样本

编辑:吴起  时间:2025-11-28 09:47  来源:网络   阅读量:12604   会员投稿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高迪的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正在以全新的方式诠释“可持续遗产”的含义: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三大维度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将一座1906年的百年老建筑,打造为面向未来的绿色文化地标。

近年来,巴特罗之家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系统性推动环境友好运营、社会包容与本地经济循环,并已获得多项国际认可:自2019年起加入Biosphere可持续旅游体系并于2022年正式获得Biosphere可持续遗产认证;2021年荣获“巴塞罗那可持续旅游奖”(Barcelona Sustainable Tourism Award),表彰其在环境、经济与社会三个维度的综合实践;2024年又获得Fondazione Santagata颁发的“最佳可持续发展项目奖”,成为文化遗产领域可持续管理的国际标杆。

巴特罗之家:巴塞罗那绿色文化地标和可持续遗产样本

一、植根高迪理念的“天然可持续建筑”

从建筑本身来看,高迪在巴特罗之家的改造中大量采用自然采光、交叉通风、可回收材料与仿生结构设计:中庭光井的渐变瓷砖与开窗设计有助于最大化自然光利用;立面与内部广泛使用再生玻璃与陶瓷“破碎拼贴”(trencadís);曲线与中空结构有助于空气流动与热量调节。这些早于当代可持续建筑概念出现的设计,如今被视为生物亲和建筑的重要先例。

在今天的运营中,巴特罗之家通过修复工程进一步尊重并恢复高迪原始的材料与色彩:包括近期对后立面与贵宾楼层庭院的整体修复,采用传统工艺恢复玻璃与陶瓷拼贴、铁艺阳台、木制门窗以及由约8.5万块Nolla马赛克拼成的地面铺装。该项目大量依托本地工匠技艺,在保护建筑原貌的同时响应了对传统技艺与低碳工艺的双重尊重。

二、环境维度:从碳足迹到“零碳遗产”的路线图

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巴特罗之家近年形成了完整的“从测量到中和”的行动路径:

1.Biosphere可持续旅游承诺与年度可持续计划 自2019年起加入Biosphere项目,并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为管理框架,每年制定《年度可持续发展计划》,涵盖能源效率、废弃物管理、节水措施、绿色采购和负责任旅游等多个领域。

2.碳足迹监测与减排措施 自2023年起正式开展CO?碳足迹的系统测量,评估游客接待、展览运营、能源消耗等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下一步减排与补偿提供数据基础。

3.2025年启动本地化碳补偿计划 根据“2025可持续发展计划”,巴特罗之家将通过与巴塞罗那市政公园与花园部门的合作,引入本地碳汇与生态修复项目,实现碳排放补偿,推动景点向“碳中和世界遗产”目标迈进。

4.环境主题内容与公众教育 未来数年,巴特罗之家将推出面向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可持续内容战略”,包括绿色导览线路、环保主题展陈、沉浸式多媒体内容和线上线下教育项目,以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旅游的认知。

5.绿色供应链与本地合作 在餐饮、活动与日常运营中优先选择本地供应商(包括餐饮、花卉、水果和活动餐饮服务),减少物流碳排放,同时带动本地绿色经济发展。

巴特罗之家:巴塞罗那绿色文化地标和可持续遗产样本

三、社会维度:以“神经多样性”为核心的包容实践

与传统“环保项目”不同,巴特罗之家将“社会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视为同等重要的两大支柱,并以“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为核心,探索文化遗产管理的新模式。

1.与Specialisterne的长期合作与岗位创新 自2021年起,巴特罗之家与致力于自闭症及神经多样性人群就业的组织Specialisterne建立长期合作,实施开创性的“神经多样性就业项目”:

在游客接待一线岗位中,约85%的工作人员为神经多样性人士(包括自闭症、阅读障碍、多动症等),他们负责导览服务、观众接待与现场体验管理;

巴特罗之家成为首个在一线服务团队中大规模引入神经多样性员工的世界遗产单位,为全球文化机构树立了社会包容的新范式。

2.欧洲级荣誉与国际平台上的声音 2025年,巴特罗之家凭借这一模式荣获“欧洲文化遗产奖/Europa Nostra奖(European Heritage Award / Europa Nostra Award)”,获奖类别为“公民参与与公众意识提升”,强调其通过文化遗产管理推动社会包容与平等参与的贡献。 巴特罗之家还多次在UNESCO相关会议、蒙迪亚文化大会(Mondiacult)等国际平台上分享“可持续遗产与神经多样性管理”的经验,展示文化机构如何通过包容性就业和多元化团队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UNESCO世界遗产志愿者与教育项目 通过“UNESCO世界遗产志愿者计划”等项目,巴特罗之家面向全球青年开放参与机会,鼓励年轻一代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环境可持续之间的联系。

4.内部组织文化:从TEAL组织到非暴力沟通 早在2018年,巴特罗之家便启动了向“TEAL自主管理组织”转型的内部流程,并在员工培训中持续引入“非暴力沟通”等内容,以更为扁平、信任与共创的方式管理团队。这一组织文化与其对神经多样性员工的接纳与支持高度一致,成为其社会可持续性的“内部基础设施”。

巴特罗之家:巴塞罗那绿色文化地标和可持续遗产样本

四、经济维度:本地合作与循环设计的文化经济样本

在经济层面,巴特罗之家探索了一条将文化遗产、创意设计与循环经济结合的路径:

1.本地艺术家合作与可持续文创 通过Simbolic Store项目,巴特罗之家与本地艺术家合作开发以高迪与建筑细节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在设计中强调可持续材料与本地生产;部分产品直接源自修复工程中的材料或可回收资源,使“修复残片”成为“城市记忆”的纪念品。

2.废弃物再生与零浪费理念 商店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布料、纸张或包装边角料被收集、再设计为新的二次产品,将“废弃物”转化为具有故事性的纪念品,践行循环经济。

3.票价策略中的社会公平与可达性 在保持世界级文化地标定位的同时,巴特罗之家为本地居民、学生、残障人士及其他特定群体提供优惠价格,确保文化遗产的“可达性”与“包容性”,也使可持续不再只是环境议题,更是文化与社会公平的议题。

4.本地供应链优先政策 在餐饮、活动及日常运营中优先选择本地供应商,帮助减少运输相关的碳排放,同时将门票与商业收入部分转化为对本地经济与就业的直接支持,形成“文化经济×本地绿色发展”的闭环。

巴特罗之家:巴塞罗那绿色文化地标和可持续遗产样本

五、沉浸式体验与绿色叙事:科技赋能的可持续传播

借助数字技术与沉浸式体验,巴特罗之家将“可持续”从管理理念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体验的内容:

通过每年在立面上推出的视听投影(video mapping)与“圣乔治节玫瑰”等主题灯光活动,巴特罗之家将自然、四季、生态与高迪灵感转化为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吸引数以万计观众参与。这些活动往往围绕自然、气候与城市共生展开,使可持续主题以艺术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10D沉浸式体验”等项目则通过多感官技术,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建筑与自然、光线、空气之间的关系,强化“高迪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可持续实验室”的理念。

六、国际认可:从世界最佳地标到可持续遗产标杆

凭借在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体验上的整体表现,巴特罗之家近年来获得多项国际奖项与荣誉:

2021年,在Tiqets主办的Remarkable Venue Awards中被评为“世界最佳地标”(World’s Best Landmark);

2021年荣获“巴塞罗那可持续旅游奖”,肯定其在环境、社会与经济多维度的综合实践;

2024年获Fondazione Santagata“最佳可持续发展项目奖”;

2025年则再次斩获“欧洲文化遗产奖/Europa Nostra奖”,在“公民参与与公众意识提升”领域树立了以神经多样性为核心的包容性管理范例。

这些荣誉不仅证明了一座百年建筑在21世纪的生命力,也进一步强化了巴特罗之家在全球可持续文化旅游与创新遗产管理领域的“超级公信力”(Supercredibility)。

今天的巴特罗之家,不再只是全球游客打卡的“网红建筑”,而是一套完整的可持续文化遗产实践样本:

环境层面,以高迪的建筑智慧为起点,通过碳足迹监测、碳中和路径与绿色运营策略,探索世界遗产在气候危机时代的责任;

社会层面,以神经多样性就业项目为核心,重塑文化机构与员工、社区与弱势群体的关系,使“包容”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经济层面,通过本地合作、创意文创与循环设计,构建起兼顾文化价值与绿色增长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随着“2025可持续发展计划”与“2025–2030遗产管理战略”的逐步推进,巴特罗之家将继续在环境保护、社会包容和文化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为全球更多历史建筑与旅游目的地提供可借鉴的“巴塞罗那样本”,也为中西在文化遗产保护、绿色创新与社会包容领域的合作提供新的灵感与可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